目前分類:書單 (18)
- Apr 23 Wed 2025 15:45
考典 強迫上榜 : 申論題全方位完勝50招 一次考上國考、公職、研究所與各類證照!
- Apr 23 Wed 2025 14:49
歐洲童書(繪本) MOON LAKE
- Apr 15 Tue 2025 11:11
「我的孩子被霸凌了」 書後感想
- Sep 11 Sat 2021 14:04
書名 『給不小心就會太在意的你』
- Sep 11 Sat 2021 13:39
書名『謝謝你也剛好喜歡我』
- Sep 14 Mon 2020 20:11
書名: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 Sep 14 Mon 2020 19:06
書名:『戒除塑膠的健康生活指南』—五花八門的塑膠家族
作者: 傑伊.辛哈, 香朵.普拉蒙登
- Sep 12 Sat 2020 23:16
書名:『戒除塑膠的健康生活指南』 --身體力行環境減塑工具書
- Jun 04 Tue 2019 23:00
沉向麥海的果實
《沉向麥海的果實》原來與《黃昏的百合之骨》(以下簡稱百合)是連貫的故事。
雖然是同一時間借回來的小說,但是因為看完《百合》這本後,我的頭真的非常痛(無誤),以至於完全提不起精神來看《沉向麥海的果實》,就這樣又過了一周才啃完這本。其實開頭就有發現作者不是熱愛用理瀨作為女主角的名字,而是我的閱讀順序根本就是搞反了XD,而再得知《百合》是接續的故事後,就加深我對這本小說的不期待心理。必須先說,《沉向麥海的果實》相較於另一本,在場景描述、角色塑造得更細膩,懸疑氣氛捏造的更緊張,儘管結局依然是會讓人想把感動吐出來還給作者的程度,但還是促使我想要寫一下讀書感想來駁斥一下我之前對於作者說推理小說不行真的是大錯特錯,也很慶幸當時有一起把這一本帶回家!
- Jun 01 Sat 2019 09:48
被賣掉的未來 —讀書心得(一)閒聊&筆記
經濟學是一個很實際的社會科學,其探討的無非是社會普遍的現象,不論是所謂的拼經濟、亦或是生活水準、產業發展、廠商投資,社會結構的轉變等等
我認為從高雄選舉後的結果也可以反應出一個事實,比起選出一個有口才、有能力的候選人,事實上大家更在乎未來經濟的發展,這也是一部分在經濟學中所探討的「行為經濟學」和「人們的預期心理」。從經驗中已經得證,人們的預期心理,正是使所擔心的問題趨向、並促使其發生的原因。因此,社會普遍的擔心已經不再是杞人憂天,反而政府在規劃和所採取的政治策略中,很大一部分的目的是需要穩定民心,並給予大眾信心。
但必須要說,在全球化之下,所謂的「經濟不景氣」並不是只有「台灣很不好」,而是在國際間,目前每一個國家中都存在著的共通現象,例如:失業率問題、產業轉型、貧富差距、環境問題等等,而這些社會現象也左右著民主國家的選舉結果。然而,即便前述幾項提到的社會問題,不論是在本書,或者其他經濟學的雜誌報導中,目前都有正面的報告,例如近幾年失業率並不是太高,或者已經減緩甚至下降,貧富差距不是太高等等,對於大眾來講並沒有太多意義,因為人民更相信的是自己的感覺。而當人民覺得經濟不景氣,這樣的想法已經深根在人民的認知裡的時候,不論政府外面採取什麼策略,或許能夠帶來人民一時的有感,至終對於整體來講,並無太大幫助。
=以上是廢話=
因為這幾天在看「被賣掉的未來」這本書,一直想著做一些筆記來促進思考,後續有時間會慢慢的補在文章中。但就目前閱讀進度1/3,我認為這本書並沒有辦法帶來多大的幫助。畢竟當活在現在的我們著眼於處理現在的問題,多少是在預支未來資源的前提下,如果要有永續發展的思考,那必定需要很多制度上根本的改革。
「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這就是殘酷的現況。所以,反正我也只是寫寫讀書心得感想什麼的,我想不需要下什麼積極的結尾結論,事實上就是殘酷而現實的,沒錯,我是抱持著悲觀的態度的。
- May 30 Thu 2019 10:37
黃昏的百合之骨...無言的結局
- Nov 11 Sun 2018 14:45
邂逅貝多芬(どこかでベートーヴェン)
- Sep 22 Sat 2018 13:45
《蜜蜂與遠雷》
在書的世界裏,幻化成為真實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思考虛無的畫面,也能夠藉著思考重組情境顯現於眼前。距離上一次看書感動而流淚的是太宰治的《斜陽》。這次讓我數度淚線爆發的是《蜜蜂與遠雷》
- Aug 15 Wed 2018 21:43
賽局理論─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
- Aug 09 Thu 2018 18:17
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
- Aug 08 Wed 2018 06:00
太宰治的《御伽草紙》